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1节 改良战列舰上的惬意生活 (第2/4页)
通风塔顶上金属板和毡子遮阳,内部使用了风扇扇叶加上多个入风口,被甲板上的风吹动或者甲板里热空气吹动,从而带动甲板下气流上升,带出甲板里热空气,再从入风口吸入新鲜空气,促进空气循环。 当然,所有的进口都设计好防护,有风雨来时可以及时地关闭不让外面的水流进来。 这大大地改善了水兵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而之前的战列舰條件十分艰苦,东南亚烈日的炙晒让下午一两点钟的战舰船艙里像一个巨大的烤箱! 人员根本无法在舱内休息,再加上高强度的训练,不少官兵都患上了皮肤病! 通风条件的改善,让大家起码知道“凉”字怎么写,起码在正午的战列舰甲板舱里能够呆下去了。 而且大家的伙食条件也有所改善,舰队官兵的伙食本来就不错,除了必备的面包、压缩干粮和干rou、干鱼、臊子rou、方便面、茶叶、果酱、干菜之外,还增加了炸鸡、烤rou排、烤面包、烤蛋糕、自制点心等供应,例如东南府引进的倭国“羊羹”。 羊羹起源自中国,其后再传入日本而成为当地的传统点心。初期,羊羹的确是一种加入羊rou煮成的羹汤,再冷却成冻佐餐。后期羊羹传至日本,但在镰仓时代至室町时代佛教的禅宗传入,由于僧侣戒律不能食荤,故羊羹亦慢慢演化成为一种以豆类制成的果冻形食品。 初期的羊羹制法主要以小豆加上小麦粉混和,再加以蒸煮而成。 天正17年(1589年),和歌山的骏河店店主冈本善行右边卫将原有的羊羹作改良,在馅料中加入寒天(一种晒制而成的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