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833节 劝降鞑靼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3节 劝降鞑靼人 (第2/4页)

,四周三面环山,一面面对开阔的平地,易守难攻,老野猪皮在此居住了十六年之久。

    它拥有近六千米的外城墙,外城墙在险峻的山崖部分利用了天然屏障,也就是说城墙并不完全是人工夯筑,还有利用山险的部分。

    继续向里走,在缓坡上可以看出一道向两侧延展的土石隆起,这是960米长的内城墙。

    而不远处最高的小山头上有一片平地,则围起了第三道城垣,里面住的是老野猪皮与他的DD舒尔哈奇的家眷,两家人的居所用木栅隔开。这里是费阿拉的制高点。

    鞑靼人择高而居,一是长期居住山地,喜欢择高;二是为了安全起见,便于瞭望。

    费阿拉的制高点处是鞑靼人的圣地,不敢轻动,自沈阳退出的鞑靼人居于内外城墙以及赫图阿拉城。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在内城一处屋宇里,为数已不多的鞑靼人首领以索尼、谭泰为首,正在听着堂上一个年轻的明朝文官在侃侃而谈。

    明官叫做张家玉,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自幼聪明,精通经文诗词书画,好击剑任侠。

    此人是学霸,19岁考取秀才,为广州儒学生员。22岁乡试中举人,29岁(明崇祯十六年(1643))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翌年三月,农民起义军李自成部攻入北京,张家玉逃回广东,随即投靠了南明政权,在颜常武座下听用,入兵部为官,合乎他的心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