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_第839节 大明明的发展(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9节 大明明的发展(二) (第2/4页)

少,百业萧条!

    他对地方官道:“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大家努力发展经济,增加人口,让孩子的叫声,响彻泉城!”

    召集山东全省主要官员们开会,堵胤锡谈的重点始终是发展经济!

    他同样给了地方官员三年就要粮食自给的任务,与他们商讨发展的出路,决定积极发展小麦、杂粮、花生、烤烟、柞蚕丝,种植水果,同时开发各地的煤、铁,利用山地石灰多的条件发展水泥业。

    堵胤锡视察了从关外被解救回来的山东人,鞑靼人入关,掳掠他们,让他们沦为奴隶,他们在关外过得很惨。

    堵胤锡勉励他们道:“回到家乡,积极生产自救,依靠官府,自己努力,发展经济,改变自己的生活。”

    对于民众中的一些不理解,例如为什么要善待投降的鞑靼人?堵胤锡也耐心地作了解释。

    山东人与鞑靼人仇深如海,依民众的想法,鞑靼人侵我国,害我民,搞得天怒人怨,当以灭族除之,为何朝廷又宽待他们,许他们投降,甚至将他们的残余分子封公?!

    堵胤锡耐心地道:“鞑靼人已经受到了正义的惩罚,他们的上层,几乎被我军杀光,他们的民众,多被流放到东南亚,通过劳动来弥补过往的罪恶。他们的伪都城,被我们一把火烧个精光,可以说,鞑靼人举族都分崩离析!”

    “至于给他们残余分子封公,只是一种政治态度!表明朝廷的宽仁,也是领袖的仁慈,封的公爵是豪格第六子星保,豪格罪有应得,已被领袖杀死,星保现在才几岁大(崇德八年1641年出生)?杀死他就没有必要,留在东北那边的鞑靼人都不足万人!”堵胤锡告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