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40节 进徐州 (第2/4页)
岸徐州城,南门上,高杰默默地注视着往城门的大道一长列的运煤车! 老牛喘着粗气,拖着沉重的煤车,而毛驴、骡子则吐着白沫,牵引着较小的运煤车,开进徐州城。 “报告!”声音惊动了高杰,乃是部将程其壮,他喜悦地禀报道:“报告总兵官,总后这批15万斤煤炭尽数运到!” “好!”高杰略有三分喜悦地道。 自从明军改制后,发生了许多变化,给予部队的物资没有拖延,不的折扣,不用打通关节,说运就运的高效率让高杰从起初的吃惊变得习以为常。 之前明朝为官,哪怕是统兵大将,进行补给时,往往会被兵部、户部的官员和胥吏拿捏,你去疏通了,银子到位,也照样拖你日期、克扣你的物资,让你知道谁是大爷! 颜常武来了之后,明军风气大不一样,连带着兵部、户部亦是如此,新近成立的总参谋部负责军令、总后勤部负责后勤补给、总政治部负责监军。 发出的军令,是总参负责,里面的指挥人员,都是打过仗、打老仗的军人,经验丰富,不再由文官指挥,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以前朝廷最喜欢以文官统率军队,美其名为“文臣行武事”,事实上,那是放狗P,做得好的文臣治军不过是王阳明、孙承宗等寥寥无几之人。 那帮文官水平差且不算,关键是自我感觉良好,以致于武将们受他们指挥,真是哭笑不得。 总参就不同了,命令很到位,也不越俎代庖,而是充分发挥部队主官的能动性,由他们按战斗部署,完成作战任务。 再有总后,运送物资绝不含糊,雷厉风行,军令上说运多少就是多少,运足足。 后勤军官们的作风很好,他们不敢勒索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