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己巳之变 (第4/4页)
为驻西部之军,兵部以王威新奉部劾,不肯放行,王威没能进关。 …… 众说纷纭中,一个老臣站出来,厉声道:“北虏骑兵一日百里,三天即可到京师,诸臣犹在攻伐,却不知北虏的刀已临头矣!” 他相貌奇伟,胡须硬朗张开如戟一般,声音浑厚,震得大殿都有晃动的感觉。 大家定睛一看,正是帝师孙承宗。 孙承宗,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既是明末军事战略家、爱国者,同时又是一位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崇祯皇帝的兄长)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 在明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因功勋卓著,后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 如今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上殿议政。 他的资历摆在那里,诸臣收声,听他不慌不忙,说出三策: 一是京师备战,关闭城门,全城戒严,周边各城镇亦是如此; 二召袁崇焕回师救援; 三下勤王诏,诏令各路兵马火速赴京勤王。 至于谁的责任,等打完仗再说! 此乃老成之谋,崇祯采纳了他的意见,接连下诏,依言实行。 再怎么着,人家打到你的腹心了,那都惨了!比萨饼的大明之雄霸海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