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49 (第4/4页)
居然主动跑出来附和,说王梓钧以及旗下公司员工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这种回馈社会,造福同胞的想法,是值得认同的。什么扶危助困,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然后,各地方报纸纷纷响应,甚至一些机关还组织起了下乡慰问活动。 王梓钧直接无语,没想到声势闹这么大。 不过在关注了几天报纸之后,王梓钧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跑去台中县的当天,蒋经国也去了桃园县,那里是发生“中坜事件”的地方,连续的慰问接见活动,就是为了安抚民心。 回来之后,正好王梓钧的宣传报道出炉,而且还引起了不少关注。蒋经国看了也仅是一笑,后来在某大会上发言提了王梓钧这事情一下,又说了什么“相互扶助,同兼幸福家?a href=" target="_bnk">om敝类的?a href=" target="_bnk">om? 于是乎,下面那些正想着如何消除“中坜事件”影响的笔杆子们,立即有了发展空间,开始大挥笔墨地报道,想把民众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上面来。 台.湾在七十年代,只有儿童福利法案,以及一些50年代弄出来的关于劳工、军人和公务人员的保险。至于其他的,诸如残疾人、老年人等等的津贴却是一片空白,得等到八十年代以后去了。 说实在的,王梓钧弄出一个什么中华希望基金会,而且大肆宣传出台.湾贫困人群,是让当局某些人不满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