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71 (第4/4页)
’当时儿六岁,正是大中九年。” 大中九年发生了什么? 唐与契丹之战以唐的战败告终,结束了唐长期以来压着周边政权打的局面,是晚唐边关战争失利之始,是唐军将领内心永远的痛和遗憾。② 文臣还不怎么样,武将们都现出凛然之色。 皇帝神情也严肃了。 “家父的教导,臣不敢一日或忘!然臣生为女儿身,上不得沙场,故送夫去边关,他战多少年,儿等他多少年,他若战死,儿为他死节!然而——”李明明眼睛红了,“他投敌了!又反过来攻唐。这样的逆臣贼子,儿怎能容他?” 皇帝不禁动容,片刻道,“老相公教女有方,为天下父母之表率也。” 王允一脸肃然,“教导儿女何谓忠孝节义,乃父母应做之事,当不得圣人夸。” 看看,什么叫忠臣,什么叫实诚人,这就是。 李明明与王允是一脉相承地“实诚”,“儿去边关,是尽一个臣民的责任,也是尽为人子女的责任——说句藏私的话,儿怎能让他薛平贵玷污了臣父一生忠义之名。” 这点“私心”让“王宝钏”显得更真实了,皇帝点点头。 “故而,臣不需要什么嘉奖,唯愿圣人亲口判儿与那贼子‘义绝’③!从此,儿可安心回家,侍奉双亲。” 这个真没人反对,王宝钏已经亲手把薛平贵逮回来了,你再说她是叛徒家眷什么的,未免太不要脸。 皇帝更是没什么不愿意的,当场拍板,又让有司回头出具“义绝”文书。 李明明做出达成心愿、功成身退的姿态。 王允的反对派们松了一口气,还算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