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115 章 休赛期冬奥准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115 章 休赛期冬奥准备 (第7/10页)

火火很不相同。

    最后,她确定,张简方搞出来的这个东西,真的有点偏向她意念空间里的模型系统。

    很有意思。丛澜不由笑了起来。

    高科技辅助运动,这样一个想法能进入到花滑,未来,国家队一定会变得更好。

    ·

    孩子们在冰上测试,张简方跟着十几个人在场边看那个大块头机器里反馈的数据。

    赵安泊:“你看,这里就是去年到现在,丛澜的数据变化。”

    页面上出现了一个小人模型,旁边还有不少的动态图示。

    赵安泊:“她的技术水平稳定,采集上也特别方便,一周跳、两周跳、三周跳,戴上设备也不影响。而通过这些小的传感器,我们甚至能够得到她每一秒的呼吸情况。”

    他扭头:“这些参数,都有助于我们对她的技术动作进行精细量化的评估。”

    于谨点头:“对,我之前也是收到了资料,针对性地改进了丛澜的训练方案。另外,褚晓彤的3A,最典型。”

    他是跟着老丁一起秃头的,褚晓彤这个3A出得难,背后有着无数人的努力。

    赵安泊调出来了褚晓彤的数据,上面的模型相对来说没有丛澜的那么精密。

    “她现在三周跳的数据还没传过来,传感器有点影响她的动作,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了。”

    目前使用了十七个小型传感器,重量有二百多克,快抵得上一件不加钻的女单考斯滕重量了。

    这些额外的、不怎么均匀的重量,对于褚晓彤是累赘,她测算收集数据就没有丛澜那边顺利。

    但是没关系,多来几次,总是可以的。

    赵安泊:“中间没跳起来,错误、失误,也是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