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五章 至善之人 (第4/7页)
出狱。虽然余生无法分身与拉贝一见,但是钱能通神。 余生通过法国人的关系,由余生出资,在德国给约翰拉贝专门配备了一个擅长治疗糖尿病的私人医生。并且写出了大额支票,作为出版《拉贝日记》的预付款。 以《拉贝日记》出版后,在南京一地,便日销万余册的恐怖销量,恐怕不用余生再次出手,救助了三十万中国人的约翰拉贝,也不会重蹈做尽善事后的晚景凄凉。衣食住行,医疗养老,都会有不错的经济保证。 唯一让余生有所惋惜的,是明尼魏特琳的过世。同样救助了中国数万女子的明尼魏特琳,早已在一九四一年过世。 明妮魏特琳此人,虽然一生多做善事,但是命并不算太好。她比约翰拉贝小四岁,于一八八六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西科尔。由于家境不好,只能长时间打工挣钱,赚取学费。 一九一七年,魏特琳考取伊利诺州大学师范专业,到了一九一九年,魏特琳应聘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掌管校务。随后,担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主任。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日本人进驻南京之前,魏特琳主持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便设立了妇女儿童难民收容所。而魏特琳本人,也成为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委员。 此处,成为南京大屠杀时,中国女子和孩童的避难所。根据约翰马吉和约翰拉贝的回忆,魏特琳在金陵女大收容的中国女性,至少有一万名之多。而这些女性携带的孩童数量,还不计算在内。 不过,魏特琳似乎从未详细计算过自己曾经救助过多少人。她的日记从一九三七年八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