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脉传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脉传承 (第5/7页)

节令、习俗、各种典章制度。所以,后世中国人所见的日本传统服饰,大多是由中国唐朝时期的装束,略加演化而来。

    日本人效仿唐朝,建立起自己的中枢机制,以及法律体系,例如大宝法令,便是以唐朝的律例为蓝本制定的。而日本人对教育制度的建立,也在效仿唐朝。开始建立各类学校,传播唐朝的文化知识。而文字,便是重中之重。

    只不过,日本人在学习汉字的同时,也有建立自己文字体系的野心。所以,这种学习并非如同古代的高丽,后世的朝鲜一般全然照搬,几乎所有的史书都是由汉字书写,以至于后世的韩国人不懂中文都看不懂自己的历史。

    日本人的这种学习,是以汉字为基础,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字。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取日本人在那个时代草创的日本文字书写的。例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

    只不过,草创不久的日本文字,还很繁杂。基本上,还是在用汉字记事。经过一二百年的时间,日本人才将汉字简化成功。字母变成了汉字的楷书偏旁,而不是整个汉字。例如,“阿”变成了“ア”,“伊”变成了“イ”,“宇”变成了“ウ”……

    而这些由楷书演化来的字母,最后成了日本人语言中的片假名。

    当然,中国人的书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