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香兰》上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九章 《李香兰》上映 (第6/7页)

上,去回顾自己曾经的经历,并试图将其以一种客观的态度表述出来。

    而人的很多经历,在经历当时,其实是没有很多体味的。只有在这段经历过去一段时间之后,才会和他人的经历有所对比。才会就此体味出一些不同寻常的味道,知道自己当时的初心所在。从而,触动情肠。

    这种回顾,和对自己的解剖,其实更近于一种禅宗似的坐禅。佛家所谓的放下,其前提是先要拿得起,随后才能放得下。否则,都不知道自己拿起的是什么东西,何谈放下之说。这绝对是一种让人精神变得强大的修行方式。

    而李香兰在拍摄《李香兰》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经历的就是这种心理历程。而在李香兰对往事的回顾中,许多自己原本并不清晰的动机心情,终于明朗起来。所以,时常在拍摄时,一声感喟。

    正因为如此,《李香兰》这部电影中,李香兰将自己表现的极为透彻,且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人文社科的理论,当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总是会有相通之处。李香兰的这种表演方式,其实非常接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直觉和情感的路线”,以及“引向内心的现实主义”。

    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内心体验为核心的戏剧体系,更在《李香兰》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验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强调演员要在创造角色人物的过程之中,有对角色有真正的体验。

    “在舞台上,不可能用一套千篇一律的刻板公式、舞台脸谱和角色类型来表现先进的苏维埃式的人物。在舞台上,要在角色的生活环境中和角色完全一样的、合乎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