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一百七十八章 男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男女 (第6/7页)

已,所以她之称许《寄庐》,也无足怪,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只有我们做起来,方能留下一个真相。”

    鲁迅不认为赛珍珠的视角与评价体系,是中国化的。所以,也并不认为其评价客观公正。但是,赛珍珠的视角正因为超然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上,所以有些东西反而看得清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赛珍珠笔下的中国农民让人觉得入木三分,所以,喜欢这部作品的人仍旧不少。到了后来,一九三八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赛珍珠在中国的名气就更大了。毕竟,这是一部描写中国并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品。

    赛珍珠在接到余生的邀请后,第三天,便到了洛杉矶。然后,便参与了余生对晚会的排练。按照余生的计划,赛珍珠会在慈善晚会上为所有的观众唱两首反应中国抗日战争的歌,第一首是《在太行山上》,第二首是《歌唱二小放牛郎》……

    这当然不仅仅是余生的灵机一动。在余生和汉语十级的赛珍珠交流时,发现这个如今已经五十出头的女子,却是视中国为半个祖国。很想为中国的抗战出一份力。在余生给赛珍珠看过节目表之后,赛珍珠很主动的表示,其实她也可以唱其中的一两首歌。

    而且,让余生惊奇的是,赛珍珠告诉他,《在太行山上》和《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两首歌,她都会唱。是她在一九四二年,最后一次回中国的时候学会的。不过,仔细想来,倒也合理。

    《在太行山上》这首歌是一九三八年六月,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周恩来亲自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