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化融合 (第6/7页)
滩闯荡一番,找机会发财的平民。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却是背景极为深厚的商人和政要。这些人连日本人都不敢太过为难。所以,只能任由这些人离开上海。到一九四三年九月十九日,离开上海的外国侨民大约有九百人左右。 集中营实行军事管制,住进集中营的外国侨民,不但被严格限定随身携带的行李,而且,日本也不愿意养闲人。所有的外国侨民在住进集中营后,都被安排了洗菜、做饭、铺路、打扫卫生等工作。并且要求其从事种菜、手工劳动、饲养山羊和家禽等有收益的工作。 几乎每天都有突击检查,一旦这些侨民和管制他们的日本士兵有所冲突,就会被一顿臭揍。因为集中营铁丝网密布,所以,成功逃跑的人很少,一旦逃跑失败,被日本人抓住,下场就会很悲惨。 而且,如同二战时期所有的集中营一样,集中营里的人,几乎得不到任何额外的食物配给。每天的食品配额,仅仅可以、或者还不够维持身体消耗所需的热量。所以,每个集中营里的侨民,都面临漫长而持久的饥饿。甚至,连水的供应,都是由限度的。 即便如此,这些集中营里的侨民,也面临朝不保夕的处境。日本人留着这些侨民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维护国际公约,而是要将这些侨民作为人质。一九四五年,日本在太平洋节节败退,准备在上海滩实行焦土计划之时,便将原本关押在沪西第三集中营,主要是老弱病残的侨民转移到杨树浦。这些侨民因此成为此处日本军事和工业设施的保护。美国人投鼠忌器,便不敢轰炸此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