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六十章 考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考评 (第2/7页)

断层的中国人,很少有兼具理论和创作、兼具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大师级人物。自然也就缺乏能将口味调和的东西兼具,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作品。相对衰弱也是理所当然。

    余生从后世带来的作品,能在这个时代所向披靡,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作品和受众有着时代的差异,但是,作品中口味的调和却是恰到好处。有个人视角出发,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李香兰》,便是这类作品。

    更何况,美国人最希望看到的,还是一个无害而反战的日本明星。这一点,切中美国人的心理。

    所以,东方文化韵味极为浓郁,绝大部分场景都在讲述中国的《李香兰》,在美国上映后,并没有出现其他电影人担心的水土不服的问题。相反,浓郁的东方情调,和纯真自然的东方女子,在欧美大片林立的美国,显得独树一帜。对观众构成了额外的吸引。

    即便这些东西都没有,还有余生这块金字招牌在。在余生接连横扫了几届奥斯卡之后,即便是一部烂片,只要挂上余生的名字,都会有不错的票房。

    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李香兰》这部电影,在美国的票房收益,已经可以用火爆来形容。

    而且,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由于片中,李香兰接连展示的各种各样的美丽旗袍具有强烈的、修饰女子形体的作用。旗袍这种服装样式,居然在美国流行起来。

    所谓旗袍,大多人认为,原本是满清旗人所穿的衣袍形制。但其实不然,所谓的旗袍,虽然借鉴了满清衣饰的一些精华,但是和满清传统衣饰并不相似之处。在有清一朝,礼法严苛的远超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