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一章 同日上映 (第7/7页)
中的基多,由于没有具体人物,作为人物原型,所以,在上映后有诸多猜测。许多犹太人将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某人的某个特质,扣到基多的头上。 并且,很愿意将这种巧合对新闻媒体诉说。于是报纸上,经常回出现《某某某,是基多式的英雄》。到后来,基多此人,几乎成为犹太人在二战中英雄的代名词。 这样影响力巨大的两部电影,毫无疑问有改变历史的能力。电影上映几个月后,一九四七年,三月十三日,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在美国洛杉矶神圣公民大礼堂举行,主持人是杰克本尼。 一九四七年的奥斯卡,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电影。连能在后世留名的都不多。按照真实历史发展,一九四七年,第十九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是威廉惠勒导演的《黄金时代》。 威廉惠勒也凭此片获得最佳导演。连最佳男演员,也是出演此片的弗雷德里克·马区。此片在这一届奥斯卡,共斩获七项大奖,收获惊人。 如果单从影片质量来看,《黄金时代》也算得上是中上。故事讲的是三个同乡的军人,在经历二战战场后,乘坐同一架飞机复原回家,并逐步适应社会的事情。结局是好莱坞式的喜剧结局。 单从时代感和故事来看,老兵复原的故事,也算是契合时代主题。并且受众也多。按照当时的评论,就是“把希望和勇气带给退伍军人”。由于故事不错,甚至还在后世一九七五年重拍过一遍。 不过,这部电影跟《辛德勒的名单》与《美丽人生》两部电影相比,就差的太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