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29章 (第4/4页)
都会,一做都错。 忽然很想念台舒师兄,跟他沟通可顺畅了,她说什么他都懂,甚至没说的他也懂。 ——大师侄台息虽然也在冀州,但他沉迷于研究改进旱地雷,整天呆在工房里,饭都顾不上吃,张祯不敢麻烦他。 或许这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吧。 不过,也可能是她并不精通传道授业这项技能。 张祯告诉自己不要急,和颜悦色地道,“诸位不必拘束,若不明白,尽可提问。” 泥瓦匠们暗暗交换神色。 估计是见她面容和蔼,说话也亲切,一名三十多岁的黑脸泥瓦匠迟疑道,“敢问张大人,这火炕,是否就是炙地?” 旁边的泥瓦匠连忙拉他,示意他闭嘴。 州牧大人说是火炕就是火炕,你提炙地做甚? 张祯来了兴趣,“炙地什么样儿?说来我听听。” 黑脸泥瓦匠磕磕绊绊地说了,其他人也知道,偶尔做补充。 “炙地”只是一种叫法,还有些泥瓦匠称之为火地、烟地、暖地什么的。 是指在数九寒冬,将地面烧热,再把柴禾移开,然后将铺盖搬到地面上,借着余温入睡。 家境好的,还会在地面上搭个石台或木台,更为干净。 张祯越听眼睛越亮。 这不就是原始版的火炕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