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在秦国取了韩国的阳城、负黍之后,其领域便和西周距离进一步拉近了,这两处正是在周国的南方,而秦国已经掌握了在周王城北方的野王城,试问秦国会不想要吞掉周国进一步扩大领地吗?
而如果秦国借此作为跳板强攻周国,后者根本没有反应的时间,别的诸侯国也没有任何可以援助的机会。
虽然和秦国结盟,但显然周天子对秦也是存在警惕的,因此在发现秦国非常有可能一举吞并周国后立刻毫不犹豫地反水了。此举让嬴稷非常恼火。
周国的王都在洛阳,而洛阳和咸阳之间几乎就是一条直线,还是一条大道可供车马奔驰,若有来袭,不过三四日便可直攻咸阳。
一般来说,除了像秦国这样会蛮不讲理“借道”的,别的诸侯国还要和周、韩两国暗通款曲一段时间才能通过伊阙这一天然关隘,这就能给秦国调兵防守留下足够的时间。
嬴稷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到提不起刀的程度,一得知消息他便派将领摎攻打西周国。秦国兵士勇猛,将领更是俘虏了西周王以及周天子归咸阳,此二人宣布投降,并且奉上城邑以及西周国全部的臣民,归顺秦国。
秦王大喜,赐立功的秦将摎国姓。
当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