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12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5 (第4/5页)

听到夏安然平静地说出了令他记住了一辈子的话:“永远不会有一条路是能到达所有地方的,也不会有一个方案是什么问题都能解决的,治国必须因地制宜,懂得取舍。”



    

  “多看、多听、多问、多想,如果发现有错误了就及时纠正,”他的哥哥站在阳光下对着他微微笑道:“敢于指出别人错误的不算什么,稚童也能办到,能够指出自己错误的才是真的勇士。”



    

  农历六月,夏安然完成了自己的答卷,并送往京城。



    

  送出后他便没有时间去忐忑于收到答案的老爹作何反应,因为中山国建国后第一次秋收的准备工作开始了。



    

  自春耕开始之初,大司农就已经在中山国内安排起了配套的设备,毕竟改制后中山国难免会有基础设施不足的情况,这一点夏安然对他的工作积极性非常满意。



    

  但是他还是捣腾出了让大司农没想到的东西——打谷机和扇车。



    

  前者用来脱粒,后者用来将米粒中空瘪或者是未能全部成熟的谷里和成熟的优等米分开。



    

  有这两样工具,可以使得农人在宝贵的秋收时节内省下至少三成的入仓准备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之前为了运货被推行起来的独轮车。



    

  虽然因为秋收还没开始,这些工具的实际使用效果尚未可知,但是就大司农观察所得,应当可以节省近十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