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粮价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由秦国各部门协调调研当年国内粮食产量情况之后进行调控, 其目的是尽量保证地区和地区之间的可支配粮数目基本平衡,然后在达到这一目的后, 由国家设定售价以免粮价的贵贱伤到民众。
目前秦国规定了粮食价格区间的只有粟, 这是老秦人的主要口粮。另外的较为廉价的菽、麦以及昂贵的稻均未定价,这也是为了确保这一政策的平稳过渡。但单单是粟米的降价也能让这几年需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秦国人松一口气。
此前秦国连年征战,虽然随着大胜总能带回来更多土地, 但光有土地没有人种也没用。加上这几年秦国又开水利工程,虽然没有加重赋税,但家中少了壮劳力后在田产上难免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秦国的粮价此前居高不下,就连咸阳城的人们都免不了开始食用价格更便宜的麦菽一类,更别提别的地区了。
而现在粮价在有国家控制后渐渐开始下降,虽然还没有降到战前的水准,但是已经让老秦人有了盼头。
在寻常百姓眼里他们不懂什么国际局势什么国家政策,但是平凡人有平凡人的智慧,从粮价和周边人的表情中,他们都能分析出秦国现在的情况。
无论是粮价稳步下跌,还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