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年冬天的时候他们已经做了一批酱,用的是夏安然从美食节目里头看到的东北大酱的做法,而现在则是要做酱油。
酱油最重要的发酵阶段需要借助盛夏时候的气温,所以现在做刚刚好。这些是他从姑姑馆陶公主所在封地购入的菽麦正好到货,夏安然才有了充足的资源来做酱。
虽然是第一次做,但一切都很顺利,尤其是发菌种这一关,大豆发酵需要多种菌种的共同作用,在没有菌种的时代只能自己发。幸好他有火炕,在用了十来盆熟米发酵后只有一盆产出了可以被使用的米曲霉菌,培育后放入酱缸内。
之后时间和气温会赋予酱缸能量。米曲霉就是前期的灵魂角色,它会快速地繁育生出更多的酶。
这些酶有的负责分解大豆和小麦中的蛋白质,将它们转化为氨基酸,其就是鲜味的来源。有的负责将小麦充足的淀粉水解为糖,产生甜味。而这种名为葡萄糖的甜味几乎不能被察觉,但是甜味可以在舌头没能察觉到这份味道的时候巧妙地增鲜。
酱缸在前期几乎每天都要翻搅,空气中的各种酶亦会在此时或是主动或是被动得加入反应的大家庭中。
酵母菌生成乙醇,乙醇是后半期发酵的重要角色,曲霉的代谢产物酯、酚、醛等产量非常微小,但是和醇一起,它们会携手产生各种复杂的香气。在高温作用的快速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