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安然指出之前,这里的人对于保暖的意识就只有使用兽类的厚实皮毛。毕竟那个一看上去就很暖和,去年冬天夏安然还得到了一张狐狸皮作为小坎肩,一说到禽类的羽毛大家纷纷觉得那东西硬邦邦的,看上去不带保温性能。
一直到夏安然拿出羽绒给人看,这群匠人才疯魔了一般开始疯狂拔毛。
他们一点都不嫌弃鸭绒腥味重,甚至还去试了鸡毛。
毕竟大家都要孵蛋的,鸡绒应该也不必鸭绒差吧,事实上是鸡绒还真的就比鸭绒差。
毕竟鸭子要下水,它的腹部需要接触水面,若是保暖性不好,鸭子的体温会快速流失,别说游泳了,它都能冻死在水面上。
这个道理一说,中山国的水禽就遭了秧。
匠人们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其实是为了赶在今年的寒冬降临前先将这东西弄出来,起码要能够小批量生产,等到冬季鸭子换上厚毛之前,他们得先准备好外层包料。
还要解决鸭绒的腥臊味道,这一点小国王要求他们放在重中之重。
逃毛了不起就多套两层布,但是有异味这绝对是贵人们无法接受的瑕疵。
在温度和风度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