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1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 (第2/5页)

来的,是从非常珍贵的古籍里头看到的法子。嘘,你可别说出去啊,这是个秘密。



    

  这种「多亏你是我某某否则我才不告诉你」的宣传方式非常对大汉人的胃口,尤其在最后小国王因为秘密被揭晓,又无奈又沮丧地将这个法子公开之后,愿意去尝试的人便更多了。



    

  此次程不识带走的都是刚满二十的年轻人原因便是在此,剩下的长者们需要伺弄土地,如果条件允许,还需要挖地窖。



    

  一开始地窖作为一个说大不大,但说小还真不小的工程并不是以“家”为单位展开的,他们多半倾向于一乡或者一村共用一个。



    

  毕竟大家需要存储的粮食也不多,而且这东西到底好不好使还说不一定呢。如果实在好用,明年再挖也不迟啊。



    

  当然,造成如此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工具不够。铁质农具的普及率尚且不高,在这一点上,作为政府也不可能无休止的补贴,事实上现在中山国售卖的铁制农具已经近乎是成本价了。



    

  因为这价格,铁制品还必须在购买时候于铁匠这里登记在册,预防倒卖。



    

  即便如此,于农人来说这也是需要积蓄一段时间才可以采买的“奢侈品”。



    

  秋收之后民众们便开始了猫冬的准备,今岁种植了菽的农人还要多一个任务,就是把小麦种子撒到田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