赀即资, 这种制度就是卖官鬻爵的前身,不过好就好在这种制度选上来的人才能够应征的岗位是有限的, 唯有郎官。
郎官是汉代的一种类似于人才储备库一样的存在,其主要人才来源就是父荫和赀选,后来在汉武帝择孝廉之后,这个储备库又多了一个人才来源。
只要入了郎官, 之后的仕途和出身就没什么关系了,好好干, 在天子面前混个眼熟还是能有个好未来的。
但随着大汉经济的复苏,赀选入郎官的门槛越来越高,非大富不可入也,这种大富哪儿是一代两代人的积累能够达到的呢?
这就好像和一群还没有奔小康的人说你也不是没有未来的,跟着我赶上马云不是梦一样。
国家政策摆在这里,哪怕县丞说破了嘴皮子愿意来干的人还是不多。
现在在店里头挂籍的是当地的一个老绝户,他儿子之前当了兵,没能回来,孙子前几年也折了,村民们便去找了他。
这老绝户也想得通,自己反正也祸害不了子孙了,现在替村里头来办些事等死了之后也能享受点香火情。当商人,还是这种背后有支持的商人,旁的不说,小日子那肯定是美滋滋的。
做得好还能有rou吃,活这么一辈子也不亏了。
于是他挂着名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