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_分卷阅读54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40 (第4/5页)

当第一个间人受不住酷刑招供之后,嬴稷更是以此为借口,称:但凡阻水利者都是六国间谍。



    

  这谁还敢说话?



    

  就算是真间谍也不敢,他们能够在秦国潜伏下来,背后投入的人力物力绝非小数,如果因为一个水利工程暴露一点也不值得。



    

  而秦国本国内对于水利工程的意见也没有外人所想的那般强。秦国奉行法治,因长期保持国内只有一个声音的状况,因此老秦人相对于其余六国人来说对于身边事极为冷漠,带有些冷眼旁观的意味。



    

  煽动?煽动是煽不起来的,一个不好就要变成造反株连全族了,秦人对于这方面特别敏感。甚至于暗中挑唆的六国间人走了一圈回到旅社之后就看到了自家行李被放在了门口,旅社的掌柜满脸冷漠地要送他们走,这是生怕连累到他们。



    

  秦国的株连制度“连”的可不仅仅是血缘亲族,还有邻居呢!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秦人对于身边每一个人都抱持着警惕态度,就怕一个不当心被连累了。



    

  虽然就长期来说不利于社会发展,但在敏感时期,这样的制度的确带来了不少好处。起码秦国本土铁板一块,外来间谍势力很难插足,即便落脚了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发展和调查。



    

  加上秦国这次水利建造,南方的灌河工程距离咸阳太遥远,虽然秦国本土也有运送物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