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章 胡校长 (第2/4页)
...... 在百姓的议论声中,学子全都进了书院大门,随后便是两百余教习先生。 队伍全进去后,方是被邀请观礼之人进去。 三千学子家长自然在被邀请之列,还有冀州各地有才名及声望的士绅耆老。 这些人都将是书院的免费广告群体。 因学院采用全封闭式教学模式,以便让学子沉下心来念书,并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所以今日观礼过后,便不会允许家长随意进出书院。 每旬会给学子放假一日,那一日方可来接孩子。 当然,有特殊情况是可以在书院门房处申请,找先生给孩子批假什么的。 没受到邀请的百姓被挡在了书院之外,且视线也被大门之后的那一块大的石屏所挡住。 只能看到石屏上刻着的十个大字:允德、明智、强体、审美、勤劳。 胡昭让东方帅说一说教学宗旨,东方帅便随口提出了后世德智体美劳的子字要诀,经刘岩、胡昭等人加工,便成了这十个字。 也成为了华夏最早的校训。 百姓们知道冀州规矩,不让进也不敢胡闹。 只不过还是有些人想进去,却又没有请柬,只得在校门口与负责安保的门房磨嘴皮子。 谁知道这些战场下来的老兵,当了门房也强硬得很。 只听命令,不管是老爷还是秀才。 “在下二人乃颖川荀氏之人,求入院观礼,望通融一下。” “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什么颖川荀氏。没有请柬的一律不许进去,这是规矩。” “那您与院长通报一声可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