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52 (第2/4页)
万,驻军淮上以扼燕军。 至此,燕王朱棣起兵三年,虽然多次大胜朝廷军队,但所得土地仅永平、大宁、保定,旋得旋弃,战死者甚众。 朝廷军队虽屡遭挫败,但军队分布频盛,时时有告捷消息。 朝廷军队是拥正朔的正规军,名正言顺,从整体形势讲,打到这份上,而起兵靖难的燕王,其实并没有任何优势。 要知道,光是兵源一项,就够燕军喝一壶的了,若不是燕军粮草充足,兵饷一直按时发放,后续也安排的很妥当,能不能坚持这么长时间,都不一定呢! 也幸亏燕王一路行来,从来不扰民,比起朝廷军队动不动就征收战损粮税什么的,燕军一路上净剩下积德行善了,倒是得了不少好名声。 而且燕军在征兵的时候,一概自愿,不像朝廷是强行执行。 以至于上了战场,一旦出现败像,朝廷军队就一溃而散,加上李景隆这个榜样在前,人心就更不团结了。 如果不是有这些个优点支撑着,战事一拖再拖,燕兵疲敞,人心离散,没准真的会杀出几个军将剁砍朱棣父子人头以换取朝廷赦免和未来的锦绣前程。 隆冬腊月,大雪翻飞,燕军北归。 刚到北平府大营,尚未入营,大营门口就支起了百多个大锅,锅子里煮着热气腾腾的牛rou骨头,拳头大小,都带着厚实的牛rou,并非剃干净的白骨棒。 大锅里头放了好几个大料包,熬了半夜的汤水,几个大帐篷里,更是准备了无数个热水桶和新衣服。 “都给我排队进去,先喝汤,后洗澡,换了斯衣服,才许进去大营里安歇!”文景辉站在高高的台子上,拿着个超大号的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