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穿古之小大夫_分卷阅读32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2 (第2/4页)

一个砍头的手势。

    未尽之语,不需明说。

    “荒唐!”有人反对:“你要是真这么做了,信不信顷刻间就能天下大乱?那些封地留守的世子们都是好相与的吗?说不定他们还要感谢你,让他们提前继承了王位,然后兵戈直指南京城!”

    九王戍边不是空口说白话的。每一个藩王食粮万石,并有军事指挥权,于王府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辖军三护卫,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万人。

    九位边王(辽、宁、燕、谷、代、晋、泰、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

    北平的第四子燕王朱棣佣兵十万,大宁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他们在边塞负责筑城屯田、训练将兵、巡视要害、督造军器。晋王、燕王多次出塞征战,打败蒙元残余势力的军队,尤被重视,军中大将皆受其节制,甚至特诏二王军中小事自断,大事才向朝廷报告。

    尤其是燕王,由于功绩卓著,朱元璋令其“节制沿边士马”,地位独尊。

    晋王已经死了,新上任的先不提,重要的是,朱元璋到死都没收回这个特权,朱元璋是开国皇帝!是太祖啊!他的话,金科玉律!

    当皇帝的还不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皇太孙!这比亲王们可是矮了一辈儿啊!

    “那你们说,怎么办?”有人想不出有效的办法,拍桌子摔凳子的有的是暴躁之徒。

    要不怎么说,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呢!

    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议论的这些话,一字不漏的被监听的人记录了下来,隔天便飞鸽转书了出去,坐镇北平府的燕王,第三天就收到了厚厚一摞的记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