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_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1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帝二代狂飙日常(基建) 第118节 (第5/6页)

,这种薯类作物可能要至少五个月才能成熟。

    他能想象到,等到红薯结果的那天,如果真如陛下所说,是一种高产粮作,给天下的震动怕是要比战胜鞑靼还强数倍。

    比起红薯藤,谢少虞现下对霍瑾瑜的好奇更多。

    他的眼界、他对海外的了解、燕都太学、红螺山那所军事学院……许多事情都让他越发神秘。

    身为一位出色的臣子,要对自己的帝王有足够的了解。

    谢少虞却觉得他越发看不懂陛下了。

    殿前的内侍见谢少虞看着大缸发愣,小声喊了一声,“谢学士?”

    对于谢少虞这模样,内侍也不奇怪,自从陛下将两口大缸种了红薯藤,几乎每个来乾清宫奏报的臣子都要瞅几眼,不管是来时,还是离开,眼睛都离不开。

    谢少虞反应过来,对内侍温和一笑,仰头看了看天,“要下雨了!”

    内侍点头,“是啊,终于下雨了,这下地里的庄稼有救了。”

    ……

    京城附近是久旱逢甘露,对于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四个地方的民众来说,却是苦不堪言。

    自从入夏以来,连绵不绝的阴雨已经下了两个月,进入六月后,之前的绵绵不绝的小雨变成大雨,老天爷时不时发疯往地上泼一瓢水,四州的江河湖海都盛满了水,无数田地、村庄被淹。

    六月二十日,地方传来急报,两淮地区大水,河堤开决,青、徐、兖、豫四州大概二十多个州县受灾,预计三万户百姓流离失所,淹毙数千余人。

    霍瑾瑜听到消息,派遣户部侍郎、左都御史以及朝中有名的治水能臣李达前去赈灾救民,抢修堤坝,命令地方官署开仓赈灾,周围没有受灾的城镇亦要帮助扶持,一切损失,由朝廷承担,此时恰好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