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17):暴力与田园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乐章 唤醒之诗(17):暴力与田园诗 (第3/4页)

    深谙音乐史的范宁却神色未变,继续澹笑着听马赛内古讲述。

    当然,他心底在揣摩着刚刚对方那道蕴含深意的眼神是什么用意。

    “古代的游吟诗人们,其实是社会高级成员,哪怕是巅峰时期的骑士阶层,与之相比地位都要稍逊一筹。游吟诗人写出作品后,并不总是亲自演唱,而是更多让那些名歌手后辈、巡游演艺者、杂耍艺人或乡村乐师代劳,以传播他们的音乐作品……”

    “而且,社会意义上的人本就具有多重身份,其职能往往有重叠之处。很多游吟诗人本身就是骑士、贵族、教士甚至是君主的使者、联络员或公关发言人,整个王室成员乃至公国民众的艺术教化也由其负责,他们不光是歌唱家,还必须是作曲家、演奏家、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今的游吟诗人和骑士有类似之处,定义被扩大了,门槛被降低了,含金量也不如那时高了。”

    范宁听到这时微微颔首。

    作为中古时期上流社会的道德准则,“宫廷之恋”直接关联两大群体:一头是当作“现实”去践行它们的“骑士贵族”,另一头就是当作“素材”去谱写它们的“游吟诗人”。

    三者是经常被人们放到一起去谈论的东西,它们在每片大陆的人文土壤里都留下了深刻烙印,蒸汽时代的绅士文化就是从骑士制度一脉相承下来的。

    而现今的学院派严肃音乐家,就是曾经游吟诗人群体中,那部分在宫廷担任要职的佼佼者后代,只不过如今在各地已不再是那个叫法,唯南大陆保留着更原汁原味的文化习俗。

    他们仍具备真才实学,但通常只是长于一两个领域,不如曾经那么“全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