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_第八十二章 大师手笔(6K二合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大师手笔(6K二合一) (第7/10页)

歌曲,还在于他的声线具有无比惊人的穿透力。zWWx.org

    在配合得当的前提下,美声独唱的音量是可以和交响乐团抗衡的,而站在教堂里,面对音量如洪流的“乐器之王”管风琴恐怕有些吃力,只有合唱团才能与之配合。

    但尼曼大师直接用管风琴自弹自唱了起来,他的声音不仅没被盖住,而且还相当于在脑海中同时即兴出了四行谱表(管风琴双手 脚踏板 声乐)。

    “大量的意外转调、半音线条、延迟解决,大量的不协和音程挂留…这和声可以说是十分大胆了,与诗歌的神秘主义气质极为吻合。”范宁一眨不眨地盯着大师在高处的背影,“嗯!?什么?这是什么奇怪的调性布局?”

    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两小节间插段,不着痕迹地将调性往下移了一个半音,从原本只有一个升号的G大调,变成了足足有六个升号的升F大调。

    “呵,灵感在白天也在夜晚降临,

    追索之心知道它去往哪里;

    有人曾经在美酒的红色中看见,

    那不可败坏的玫瑰。”

    又是巴萨尼的另一首诗歌,尼曼吟唱的情绪带上了一丝游移和暧昧,调性继续下移一个全音,来到了G大调的平行e小调,伴随着低声部的对位线条,和双手在上下层键盘交替弹出的大二度音程,色彩发生了更鲜明的变化。

    “它慵懒地向他身上抛撒,

    褪色的花瓣和欲望的甜蜜;

    当时光和世界正渐渐消逝,

    在露水和火的暮色中之时。”

    这时包括范宁在内,逐渐有人明白了尼曼的创作思路:调性!

    这位大师是想以八个音符的主音为调性布局,现场将巴萨尼的一些神秘主义诗歌改编为艺术歌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