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9章 朱标的变化 (第4/5页)
,只能被活活的饿死。” “这些人如同蛀虫一样,尸位素餐,将天下搞得民不聊生。” “当流民积攒到一定程度,量变产生质变,最终一个王朝就会轰然倒塌。” “前朝如是,唐朝亦如是!” “日后,咱的大明甚至也可能也如此。” “既然如此,咱何不另辟蹊径,去抢占海外的土地?” “只要咱大明的土地足够多,哪怕是百姓再多,咱也可以将这些百姓传输到海外的土地之上。” “到了那时,就不会有流民,咱大明自然江山稳固。” 刘伯温被朱元璋的话,吓出了一身冷汗。 不为别的,因为朱元璋分析的鞭辟入里,直指问题的关键所在。 刘伯温难道不知道,土地阶级的矛盾? 这当然不可能,刘伯温博览群书,学习的更是屠龙之术,对这些东西了如指掌。 那刘伯温为什么不说? 因为很简单,刘伯温就属于这个阶级,他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利益。 他是利益的既得者,没有必要去打破这么一种阶级模式。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种原因,那就是即便是刘伯温即便说了出来,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想要统治天下,皇帝就必须借助士族的力量,而在这个时代,士族大都是地主阶级。 寒门学子实在是太难了,家里本来就贫困潦倒,还要去花费金钱和精力,去读书学习。 在寒窗苦读这十几年里,相当于家庭少了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