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第1/2页)
闻言,崔阿娘给自家儿子又添了一红烧鱼块,颇有些安慰。 “你三婶是太原郡人,口味清淡些也正常,你若是觉得饭菜不够重口,就开了那两罐腌着的野山椒和萝卜丝鲊下饭吧。” “不用阿娘提醒,都吃了小半罐了,阿爷和阿奶也不说,但我瞧着平素也都是爱用咸菜作陪。” 崔阿娘无奈,心想着得找时间再做几罐,送些回去,也留点在店里给客人尝尝。 一顿饭,崔家边吃边讨论,倒是陆道安深谙食不言的道理,等一满碗的油泼面下了肚,才开口说道。 “崔婶子的手艺没得挑,jiejie的这道蚌rou我也喜欢。” “喜欢就行,不过若你想天天吃到的话,少不得要多跑几趟了。” 崔家的食肆既然想以这河鲜为招牌,那么鱼虾蚌蟹最好都是新鲜的,这样才能让味道发挥到最好,因此往来那条溪流是必然的事情,还得做几个大缸子,方便带回。 “好说,三里地的事,我动动脚就能到了。” 这话他倒是没夸海口,崔粥跟着他来回的时候,歇了两三次,可这人明明还吃着药呢却丝毫不喘,可见本事。 “过一个时辰再喝药,免得河鲜冲了药性。” 陆道安虽然不愿意喝那一碗苦药,但崔粥开口了,他也不好多说什么,点点头,又折返回躺椅上歇着,倒是一副正经的公子做派。 风吹树叶摇。 夏日的傍晚,庆春街这个小院里忙忙碌碌的,崔家人都在奔着火热的前程去,而外头宵禁了一夜又一夜。 时光流逝,半月后。 崔大牛推着打好的太平车回到小院的时候,前面的铺子也有了不小的变化。 两间铺子,临街的位置被崔粥隔出来做了两间包房,闹中取静,而其他的位子则都是放的条凳方桌,东西是上次做招牌的店家一并送来的,乃是此前一家经营不善的酒楼转卖出来的,东西九成新,但价格却少了一半,崔粥接手过来后,仔细的一处处擦拭过,因此现在放在铺子里,一点也不显旧。 靠近小院偏后些的位置,崔粥隔了个灶间出来,还请人专门砌了两个四眼锅灶,如此一来,蒸煮煎炒都有位子,出菜自然也能快些。 锅碗瓢盆得重视,用的都是清一水的好货。 这也是店里目前开销最大的一笔,不过看着那些青玉白瓷的碗碟,琉璃花瓣造型的酒盏,再配上特意定制的金玉筷子,倒是显出些风雅来了。 能吃得起河鲜的人家,自然是要挑剔些的。 因此把盛菜用的东西做足了样子,便是看着都能多添三分食欲。 除此外,崔粥还请来了泥瓦匠,在靠巷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