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08章 愚蠢之举 (第2/4页)
摇头道:“老夫虽然重视礼节,但也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区区拜年之失,尚不足令我真正愠怒。” 齐誉闻言一愕,奇道:“若不是因为这,那又是为何?” 孟岚山轻轻一叹,道:“你知不知道,你办了一件很犯忌讳的愚蠢事?” “这……何事?”齐誉挠了挠头,拱手请教道:“恕学生愚钝,不解其意,还望恩师指点迷津。” “唉,你熟读文史经典,怎不懂得‘质子’多劫难,应当避免之的道理?” 所谓‘质子’,乃是指押质在大势力下的政治人质,其身份多为勋贵王子、世子,或者是身份显赫人的子孙后代。一旦出现什么摩擦矛盾,质子就会首当其冲,落得个被悲催的下场。 在历史中,秦始皇的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其曾祖父秦昭襄王,以及战国时期的燕太子丹都曾经做过所谓的‘质子’。 除了国与国间的人质之外,还有臣子与君主间的人质质押。 就比如说,第一个迎娶到满族公主的汉人额驸吴应熊,他也曾做过当朝皇帝的质子。 那时,康熙爷忌惮吴三桂势大,便将他的其子吴应熊扣在了京城,虽名义上授其三等精奇尼哈番,再加衔少傅兼太子太傅,而实际上,他不过是个被扣在押的政治筹码而已。至于他的最终下场,可谓是众所周知。 而本朝的‘质子’cao作也大致如此,但凡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朝廷基本上都会以富丽堂皇的理由将其家属‘挽留’在京。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提防地方官拥兵自重、不听调遣。 其实,在齐誉刚刚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