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34章 天子纠结 (第3/4页)
闷纠结,连忙熨帖地劝慰道:“陛下,明君之所以称之为明,可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政绩突出,除此之外,自觉自察方面的才智也在此列。” 皇帝闻言一怔,问道:“此话又是怎讲?” 老尚书说:“就比如说汉武帝刘彻,他乃是我华夏历史上最公认的道德明君。人员然而,像他这种杰出帝王,也曾做过《轮台诏》自贬罪己。唐李世民那就更不用说了,据‘太宗全集’的记载,唐太宗一生共降下过二十八次罪己诏。由此可见,真正的明君并不在于罪己与否,而是在于是否自觉自察,是否知错能改。” 什么? 李二他降下过二十八次罪己诏? 呵呵,好像还真是! 若是这么比较的话,朕好像还略优于他。 经这么一开导,皇帝再次变得高兴起来。 户部尚书见圣天子的脸色阴转多云,连忙趁机扯起了关于赈灾方面的事,不过说来说去,最终还是没能绕开一个核心话题。 那就是,南洋的齐誉究竟会出多少粮食。 对于这个问题,当下尚无答案。 别说是他们了,就连齐誉本人都没能预判出来。 目前来说,肆虐的蝗灾还处于是发展壮大阶段,只有等到它到达顶峰并由盛转衰时,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评估。 道理并不复杂,受灾的人数越多,所出的粮就会跟着越多,反之则少。 这里的少,乃是指相对而言,仅目前的灾情损失评估来看,已经达到了令人惊骇的程度。 而损失所对应的赈灾粮食,也已演变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