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仕子_第1024章 言传身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4章 言传身教 (第2/4页)

定发展,一是得益于教育上的回报,二,就是有着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氛围。

    有了这些元素,才会形成百家争鸣,才会实现百废俱兴。

    反之,就会慢慢演变成百兴待废。

    其实,齐大郎让皇帝认错的目的,就是想把他拉下神坛,一举戳破掉天潢贵胄那种高高在上的神化泡沫。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也不会也没必要去和皇帝争执。

    顶多,劝诫一番也就是了。

    “圣人曾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失去了身正,就会慢慢失去大臣们的拥戴、以及百姓们的拥护。到了那时,陛下可就真变成孤家寡人了。尝言,千里之堤,溃于蚁xue。陛下可莫要因小失大呀……”

    “然而正身,就要做到诚然和坦然,凡事客观公正、不失偏颇。《荀子·修身》中有云:是谓是,非谓非,曰直。如果连是非都不愿意去分清楚,还谈什么治国平天下?”

    齐誉旁征博引,客观辩证,把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李宏裕则是一边听取、一边思考,消化着这其中的深意所在。

    对于天子而言,这是一席既熟悉又陌生的理论,和父母教授的帝王之术甚有不同。

    正身,乃是古训之一,但凡读书人无不是烂熟于胸、倒背如流。

    但用在约束天子身上,李宏裕还是感觉颇新鲜的。

    父皇李良吉曾经告诉过他:古圣,是制定规则的人;世人,是遵守规则的人。如此,便形成了秩序的根基。

    不过,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