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5章 大兴文教 (第3/5页)
院,这两者缺一不可。 关于府学用的教谕,刘实诚还真搜罗到了不少人才,其中要当以贡士功名的孙曰恭为最,其他皆为副榜举人或者是老牌廪生。 说起这个孙曰恭,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惋惜,他并非是因为学识不足没中上进士的,而是因为霉运所致。 事情是这样的,在他最后一次科举时,他如愿地参加了殿试,然而在之后的御览环节时,由于他名字中的曰和恭写得太近,被太宗皇帝误认为其名是:孙暴。(注:为竖写。) 人如其名,此人必定不是好人! 太宗不悦之下,直接大笔一挥,除去了他的名字,不过,还是保留了他的贡士身…… 如此人才,不用岂不可惜? 求才若渴的齐大郎直接封了他个‘首席大教授’,享经承级待遇。 至于新建成的琼州府学,热议之中又让人感到陌生。 陌生? 是的,且听缘由。 琼州的文教相当落后,自大奉建国始至今,这里都没有设立过育人的府学,如今建成落幕,这幸福也来得太突然了吧? 对于当地的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件幸事。 不过,齐誉却再填了一把火,让这幸事直接变成了喜事。 因为,他颁布了今年的第一条文教政令。 据布告上显示,琼州府学的就读条件放得非常开,并非是只限于廪生或者是增生,只要你取得到童生的功名,就有资格进入府学内进行修习,且不收任何束脩,即,学费全免。 再往细了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