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针砭时弊 (第2/4页)
,魅力上更是无以伦比。但是,这并不是说这文化十全十美,毫无瑕疵。” “此话怎讲?” “我认为,传统文化有精髓的部分,但也有差强人意的地方,咱们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则其善者而从之。” “呃……大人继续说……” “外洋文化虽然直白,但却客观,其中还不乏一些实用型的经验之谈,如此干练的好东西,为何不用?” 科技发展就如同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狂妄自大固步自封,不虚心学习人家的长处,谈何进步?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同理,别国精粹也可为我所用。 鸡蛋好吃,何必在意是什么鸡下的呢? 理是这么个理,但彭文长却不这么认为,在他的思维里,孔孟文化乃是万古正道,不可能存在瑕疵。 “齐大人,你刚才说,我华夏文化里面内含糟粕,文长对此却是不敢苟同,我孔子孟子的各大经典,那一个字不是内含妙义?” 呵呵,彭夫子的文人风骨还是蛮清高的嘛~~ 齐誉哈哈一笑,道:“先生莫急,且听我慢慢解释给你说,儒家文化的核心精髓在于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认知对错,还阐述了应该怎么做人,这一点,可谓是字字珠玑,无比金贵。” “但是,汉以后的儒家思想就衍生出了一些令人难以察觉的禁锢属性,而正是这种禁锢,压制住了我华夏人的创造力。试想,一个只会倡导服从和忠心的教化制度,又怎么会培养出人的探索精神呢?失去了探索,就是止步不前,止步不前的结果就是被人超越。呵呵,这就是孔孟之中的糟粕部分,此制度,难以培养出有创造性的精英人才。” 人才? 我华夏可历来不缺人才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