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5节 (第7/10页)
杨老这段时间可风光得意得很,只要见到当初对他力保叶青一事各种拍桌子提出反对意见的那些人,就会阴阳怪气指桑骂槐几句,那些反对派如今惨遭打脸,也觉得憋屈丢脸,根本不敢在杨老跟前别苗头,个个都夹着尾巴老实做人,就怕撞到杨老的枪口上。 怕叶青去大会堂见首长会紧张,杨老主动提出明天要陪叶青去,说实话叶青紧张肯定是紧张的,但真要说特别慌,倒也不至于,毕竟她连毁天灭地的末世都经历过了,别的场面肯定不可能怯场。 不过她也确实想象不出来,会见首长会是个什么场面。 隔天上午,叶青先跟着杭廷芳去了报社,之后又见到了那个蓟城人民出版社的主编。 蓟城人民出版社给出来的诚意还是挺足的,愿意提供给叶青一个出版社编外供稿员的工作岗位,只要挂个名字,就可以让叶青每个月领取到一定的生活补贴,差不多能达到出版社正式工的一半工资福利。 别小看一般的工资福利,出版社在如今可算是个不错的单位,而且叶青不用到出版社正式上班就能领取工资,相当于变相拿稿费了。 不过这个生活补贴只能领一到两年的时间,具体能持续多长时间,得看叶青的那本《立秋》出版之后长尾效应如何,如果受读者欢迎,后续还能够加印的话,那叶青能领取的生活补贴就越多,或者叶青接下来继续写出新的作品投递,如果新书能在出版社再次过稿的话,她这个编外供稿员的职务就能直接焊死在她身上,光靠出版社给的福利补贴就能下半辈子吃喝不愁。 但叶青对自己的文字功底水平还是心里有数的,《立秋》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更多的还是思想见解上的前卫和投机取巧,还有它出现的时间恰如其分,而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