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2节 (第3/5页)
大家毕竟还是要点脸了,所以不太可能给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 那么最没有啥存在感,但是逼格又不差的最佳编剧就是第一选择。 编剧在香江不受重视,特别是最辉煌的年代,片场飞纸仔风行,很多影视剧开拍时还没有完整的剧本。 从1997年的电影《南海十三郎》,就能看出一些编剧的生存现状。 那部电影真就是一个潦倒编剧在讲另一个潦倒编剧的故事。 郝运作为第25届香江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他走上了台,并且从陈佳尚手里领到了奖杯。 “说起来,我其实算是专业的编剧了,写了很多的剧本,已经上映的就有三个,这是我第二次拿到最佳编剧的奖。” 第一次拿奖自然就是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那个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幸好那一届是昆汀当评委会竹席,郝运才有机会。 “坦白的说,《那些年》的本子其实有些单薄,相比较其他获得提名的电影前辈,实在是有些受之有愧。大家不要误会,没有什么黑幕啊,电影界这几年一直都在努力的扶持新人,可能是觉得我有点儿潜力……” 说这话的时候,获得提名而没有拿奖的其他编剧们很用力的跟着鼓掌。 不管有没有黑幕,至少郝运今天说的话,会让大家觉得非常有面子。 我们不是输了,我们是在扶持新人。 郝运在台上发表了一番获奖感言,拿着奖杯和证书就下去了。 这一次,安小曦主动“抢”过奖杯把玩。 不要丢过来了,我自己拿。 郝运则是迫不及待的打开了证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