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6节 (第3/5页)
电和北大没法比,但是你只要有“单位”,那走的就是公对公,谁都有上头,那彼此都会给对方面子。 北电院长王辉军也明确表示,郝运选人,他们去运作。 只是底气没那么足,所以让郝运多选几个。 郝运也不知道该选谁,干脆通过朴述,托到了朴述他爹这边。 和郝运聊了一会挂断电话。 濮爸还挺感慨的。 这孩子思路清晰,敢想敢做,最重要的是人家真的非常努力。 大学期间不间断的拍戏,在保证学业顺利完成的前提下,还能写出这么厚厚的一篇论文,自学大量的法学知识。 他看看时间,再耽搁就要下班了。 于是就去法学院找到了陈星良教授。 陈星良不到五十岁,正是最能打的年纪,带了不少的硕博研究生,还给本科生开了课,在这里肯定能够找到他。 濮爸在物理学方面造诣斐然,是中科院备选院士。 更何况人家是半退休老教授,彼此又没有学术理念冲突。 所以,陈星良对于濮爸的拜访很是热情。 先是客套了几句,濮爸道明来意,把情况一五一十的说了,包括郝运走的他儿子关系也没隐瞒。 至于他对郝运的印象,他也没有特别强调。 郝运好不好,要不要收,那是人家的事情,他没必要把自己的观感强加过去,能够全面客观的表述问题,已经是他在尽力帮助郝运了。 “娱乐圈……”陈星良教授下意识的就想拒绝。 哪怕有北电那边背书他也不想要,他不是对娱乐圈有多大的偏见,而是觉得娱乐圈这种名利场本来就不是一个搞学术的地方。 不过,想到濮爸说有论文带过来,就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