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166章 水稻产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章 水稻产能 (第3/4页)

   苏州和湖州为其中之一,繁华富庶。所以,逐渐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这得益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家衣冠南渡,将大量的人口以及先进的生产技艺都带到南方,使得华夏历代王朝的经济中心渐渐向着江南一带迁移。

    但现在,吴国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且不说,人口还如此稀少,想要将这片地方完全开发出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可有使用肥料?”

    “有的。”

    范蠡回答道:“我等已经将所有能利用起来的肥料,全部利用起来。人与牲畜的粪便,土灰、枯腐树叶肥料尽皆放于田中,然则依旧收效甚微也。”

    听到这话,庆忌心中亦是无计可施。

    古代能使用的肥料种类繁多,但效果实在远不及现代真正意义上的无机肥料。

    古代不但重视扩大肥源,同时也重视肥料的积制加工,以提高肥效。

    积制的肥料有杂肥、厩肥、饼肥、火粪,以及配制粪丹和重视对肥效的保存。

    杂肥的沤制可以说是人们使用沤肥的滥觞。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利用夏季高温把田里的杂草沤烂作肥料。

    但,这样田地所汲取的养分仍旧是微乎其微的。

    “收成如此之低,恐怕还不足以养活屯田垦荒的一众将士罢?”

    范蠡闻言,不由得叹了口气道:“正是。大王,即便减免西南之地开荒将士数年之田租税,恐怕剩下的余粮,也不足以维系其日常生活。”

    “据臣所知,将士们除了日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