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2章 团结诸侯 (第2/4页)
对。 从楚国身上撕下一块rou,远比跟楚国死磕好得多。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伍子胥,忽而道:“大王,臣以为,既然大王是为伸张正义而出师,何不联合诸侯,一同伐楚?” “联军伐楚?” “正是!” 伍子胥作揖道:“大王,楚人一向被中原列国视作蛮夷,晋国、齐国每每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召集天下诸侯南下伐楚。” “今楚国无端扣留蔡侯,引人愤慨,大王何不遣使于新田,游说晋君与六卿,会盟诸侯一道伐楚?” “善!” 伍子胥的思路果真清奇! 言之有理! 庆忌依稀记得,历史上蔡昭侯被扣押楚国三年,之后的确引发了诸侯联军伐楚。 召陵之盟,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发动诸侯,在有周天子大臣参加的中原十八国诸侯会于召陵,准备讨伐楚国,为蔡昭侯伸张正义。 只是,那一次的诸侯伐楚之战,结果又是不了了之的。 因为晋大夫荀寅因为向蔡国索贿不成,故而进言诸侯联军止步于皋鼬,终于因盟主晋国临时改变主张,转而攻打中山国,继续攻楚未能实现。 在庆忌看来,诸侯联军进攻一个大国,少有成功的。 因为人心不齐,诸侯们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如何能尽心竭力? 不过,吴国作为晋国的小弟,请晋国出兵假装大举进攻楚地,以吸引楚国方面的注意力,还是能办到的。 伍子胥思衬片刻,又道:“同时,大王不妨遣使于徐国、钟吾国。二国迫于楚国之强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