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182章 兵役制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2章 兵役制度 (第2/4页)

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吴国还迫使山越出山为兵,见于史书的就有十几万。

    三国以后的各个朝代有的实行军户制,有的实行募兵,但征兵制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发生大规模战争时,为满足战争需要,朝廷都为大量征兵。

    如隋炀帝为征高丽“在山东增置军府,扫地为兵”。

    杜甫诗中写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说明唐王朝为平安史之乱,连老人和十四五岁的少年都不放过。

    庆忌自然不可能做得如此过分。

    其余军户制、团结兵制、民兵制、募兵制、卫所制、八旗绿营制等,庆忌则不会考虑再吴国实行,应该根本不合时宜。

    “大王,若改革如此兵役制度,岂非日后我吴国的常备军,都成了宿卫、虎贲一般,不事生产,专司兵事之师?如此一来,定当加大国家的财政负担矣!”

    太宰季札心中有着这样的忧虑,故而跟庆忌沉声道。

    庆忌则是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便道:“太宰,寡人之意,此义务兵役制度,非是军人不事生产。”

    “而是自此之后,我吴国的军人,将成为职业军人,好比士农工商一般。”

    “此等职业军人,依照寡人之意,每三年招募一次,年龄在十六到三十不等。如一万五千之师,优胜劣汰,一次轮换五千人。”

    熟知历史,有着先知先觉的庆忌,可是十分清楚职业军人的重要性的。

    职业军人,就是精锐!

    古代的华夏,没有类似罗马那样的职业军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