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吴霸春秋_第082章 平粜齐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2章 平粜齐物 (第3/4页)



    但是,吴国在国力上,还不及部分中原国家!

    譬如宋国,疆土面积还没有吴国的三分之一大,但胜在土地富庶,人口众多,商业发达!

    若论称霸的根基,宋国是胜于吴国的。

    范蠡话锋一转,便道:“是故,大王欲富国强兵,称霸于天下,在下以为大王当尽快停止对外战事,与民休养生息,劝课农桑,积蓄国力。”

    “寡人当何为?”

    “大王应该知道一个道理,夫粜(卖出)谷物,价格过低,则将损害农人之利,农人受损,不力事生产,田地便将荒废!”

    范蠡缓声道:“而谷物的价格过高,则将损害商贾之利,商贾受损,谷物就周转困难,无人从商,国家的钱财赋税何来?”

    “以吴国为例,谷价若低至二十就将损害农人,谷价如高至九十,就将损害商贾。而若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三十、不高于八十的幅度内,就将对农人和商贾都有利!”

    “如能这般平粜齐物,岂非于国有利?”

    “善!”

    听到范蠡的这一治国良策,庆忌不禁微微颔首,颇为赞同。

    谷贱伤民,谷贵伤末,范蠡的这一治国之策,是贵在农末俱利!

    即通过把价格调整到一定范围内而做到农末俱利。

    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使吴国的经济各个领域都能够协调发展。

    其次,范蠡明确提出了商品价格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当地处理好谷价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

    他试图通过调整价格促进生产和流通,这都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