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0 (第3/4页)
拥有这么敏锐的调节系统,我认为这和由人类复杂的细胞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你这么说好像是没问题,可是神经细胞与身体肌rou是一体的,通过脊椎来传递思想信息,没有生命的机器与极度敏感的神经从理论上来讲根本就没有办法被串联到一起啊。” 维克摊开手,对这个看法表示出了质疑,但是他又转念一想,眼珠子在眼眶里溜了一圈,似乎又对自己过于肯定的话语产生了怀疑。 “……不过,如果能够做出足够精密的仪器,好像也不是不可以让机器产生极为接近真实的五感反应,但是应该仅限于此了……” “需要特殊结构作为载体的人工智能在AI界有一种说法,即‘弱AI’,弱AI假说认为支撑人工智能进行思考必须要有类似于人脑的结构,就是说智能需要有一个与此搭配的载体——类似于人类大脑中的复杂神经网络群体,基于这之上智能才可以进行运行;而另一种说法,‘强AI’则认为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着的系统,只要其复杂程度到达了临界点,智能就会自动的涌现出来。” “那你的观点呢?” “两者都存在可取之处,因为目前唯一具有自主进化与思考意识的智能产自于人体,而计算机智能在大量初始代码并行运转之后会交叠产生出无数的可能性,群系统最终会涌现出一个大趋向、并朝着这方面集中性发展,这也不能不失为一种高级智能。我做出的辛德瑞拉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可这种智能在逻辑思考与运算层面上虽然远胜于人类智能,但在感性思索与微妙情绪探索上却完全空白,不存在自我进化能力,这是致命的缺陷,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