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京口城外打鱼船 (第6/8页)
这也是董良提出来的设想,只是在某些片段看到过,具体如何实施并不清楚,只能根据印象略作模仿,希望能成功。 这只大渔网,网绳有成人的手臂大小,网眼比冬瓜还大。 每一个都有几百上千斤。 在两艘不能靠近的船只之间传递,靠人力是难以进行的,只能靠机关。 钩锁在这边挂的结实,对面的船只便将钩索尾部缠在绞盘上。 几个壮汉扳着粗粗的绞盘,缓缓的将大渔网的一边勾到了另一边的船上。 远远的也可以看到,对面的渔夫和士兵们顺着大渔网的网边进行捋顺,分别在船尾、船中,船头都有固定的位置。 ….大渔网紧紧地固定在船上,渔网下水,两艘船同向行驶,扬起风帆,在大海上搜寻。 一直行进半个多时辰,两艘船却不能继续靠近,停下船只,几十人分别站立在渔网的固定位置。 搅动绞盘,开始向上提网,硬木做的绞盘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壮汉们嘿呦呦的喊着号子,看样子费力不小。 一个个黑黝黝强健的筋骨上渗出来油亮亮的汗水。 渔网一点点的脱水而出,两艘大船之间,平静的海面变得越来越动荡。 船只也在渔网的拉力下开始缓缓的靠近。 终于海面彻底沸腾了起来,噼里啪啦的激水声响彻在船边。 根本数不清的鱼获活蹦乱跳的拍打着尾巴,拍打着水面,水花四溅,船之间水雾迸射而出,好似雾蒙蒙的一片。 海水像雨点一样被激起洒落在甲板上,董良和周瑜等人的衣服也都变得潮湿,好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