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矿 (第1/4页)
其实董良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在地理书上学到这些了。 江南丘陵地区,金属矿产丰富。 当时的董良在上课的时候,不爱听讲,总是四处翻找东西,消磨时间。 其中地理书上的各种图就是重点之一。 那图上有大致的标志着某地盛产什么矿产,某地盛产什么农作物。 畅想将来大考之后,离开小县城,去山清水秀的地方,吃喜欢的水果。 哈哈,往事如烟。 所以董良对于江南的金属矿物的印象很深刻。 另外大学之后的地理课上,则更详细的学习了本国的地理。 如果说豫章郡有些人没有大致感觉,到底在哪里。 那么说豫章郡有一个南昌,那么大家就应该明白这是哪里了。 而在董良的记忆中,就在豫宁县附近就有开采历史很久的一个大铜矿。 再往北走走,就有全中华天下最大的露天铜矿。 董良虽然不会开矿。 但是有工匠会。 现在明明白白知道矿产在哪里,这可比他学地质的朋友用现代科学找矿还要简单。 而南昌所在的这片区域,拥有着中华排名第一的铜矿。 这每一镐敲下去,都是钱啊! 所以说,要粮食,董良顶多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农业知识,帮助这刀耕火种的江南改成精工细作,但是这产量的提高,粮食的生产都需要时间。 短时间内弄不出来。 而且收益也太低。 还是铜矿好! 随便找个矿,供养区区两个郡,绝对富得流油。 董良解决了众人的担心。 都快快乐乐下去工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