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帝国_第五百一十章 德国人的条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章 德国人的条件 (第4/5页)

。只有德国人还有可能。

    所以接着这次机会,霍山想用飞艇技术和燃烧弹技术交换,为霍家军海军的发展狠狠地推上一把。

    至于派遣大学生进入归国的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和国立机械研究所。霍山也是蓄谋已久。

    自从德国统一,然后把从法国获得的50亿法郎的赔款全部用于发展国内工业之后,在19世纪70、80年代,德国完成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业跳跃式地发展起来。

    1870—1900年间,德国的钢产量由17万吨增加到667万吨;煤产量由3400万吨增加到近15000万吨;铁路线由约19000公里增到50000公里。机器制造业、造船业、电气工业和化学工业都有迅速的发展。

    同时,德国也是19世纪后半期文盲率最低的国家。

    德国的高等教育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19世纪20年代,著名化学家李比西在基森大学创办的化学实验室,被誉为化学家的摇篮。哥根丁大学成为数学家的荟萃之地。

    70年代又建立起许多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如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和国立机械研究所等等。德意志民族在工艺技巧、科学文化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方面都居欧洲之冠,拥有许多高级专门人才。

    对教育的重视,科学研究和生产发展的结合,以及对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运用是20世纪初,德国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了英国,仅次于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的重要原因。

    而这个时期的德国化学工业,更是整个欧洲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诞生了诺贝奖获得者弗里茨.哈伯,‘化学之父’李比希等诸多闻名世界大化学大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