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帝国_第三百九十四章 解困三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解困三策 (第4/5页)

重型宽轨铁路的造价是每米32块银元,1000公里铁路的造价在3200万银元左右,这么多钱恐怕除了那些已经盘踞南洋上百年,像赵家、朱家这样的豪门大阀之外,没有那个商人能够拿的出来,更何况投资的还是铁路这种见效缓慢、细水长流型的行业。

    听出了詹天佑话中的意思之后,霍山笑着说道:“一家两家当然不行,但是十家二十家加在一起,按照投入比例,组成西方式的股份制公司的话,相信就没有什么问题了。这样一来我们将节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多的行业,让我们的事业能够更加快速的发展。”

    来自后世的霍山心中非常清楚,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发展,单靠国家投入,走国有化道路是行不通的,苏联的解体就是最明显不过的例子。所以,霍山在霍家军成立之初,便一心促进领地内部商业的发展,为此他不惜把霍家积累了近半个世纪的家业全都拍卖了出去。

    也正是这一批盈利丰厚的霍家企业,使得当时以农业为主的台湾,一下子出现了上百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虽然大部分都是纺织、织布、缫丝、榨糖等轻工业企业,但是也正是这种投资少,见效快的轻工业企业,造就了台湾大批的民族企业家,之后更是随着霍家军的战争脚步,它们的规模更是一步步壮大。

    现在,霍山又再次打算,利用这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以及美国战争当中得到的机器设备和人才,进一步促进霍家军内部轻工业发展的同时,也想引导其中有野心的一部分民族企业家逐渐投资重工业企业。促进霍家军内部市场的活跃性,进一步改善现在霍家军内部国家投资企业占据多数的经济结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