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八章 无奈的变化 (第1/4页)
斐潜听到蔡邕的话语,一直悬挂着的心总算是略略轻松了一些,毕竟之前遇到过太多的人,包括那些享有盛名的关东士族都似乎都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丝毫没有考虑过会失败的问题。 蔡邕虽然也是没有明确的说关东士族可能失败,但是也并没有否认关东士族现在并不是完全符合道义,这就让斐潜至少看见了一些希望。 斐潜最担心的就是蔡邕也像斐家家主斐敏一样,以为坐在洛阳城内,等着尘埃落定就万事大吉,可以坐看风雨,而自身又能逍遥在外。 哪有这等好事? 斐潜说道:“董仲颖发家于西凉,纵横羌胡,历经百战,手下多有虎狼之士,岂有轻易束手之理?况关东士族人数虽众,然各怀心思……” 蔡邕听了斐潜讲述完了酸枣的情况,摇头叹息一声,沉默无语。 有些事情有时候并不是看不出来,又或是看不懂,而是自己不想去看,不想去懂。关东士族也不是圣人,又怎么可能不会有什么私欲? 蔡邕之所以听完斐潜的诉说沉默以对,而不是驳斥的原因就是因为蔡邕之前一十二年的被迫颠沛流离的生活当中,也是深有感触。 因为痛过,所以懂得。 蔡邕仰着头,目光悠远,似乎在缅怀着什么,说道:“……晋灵公不君,赵盾三进,公初言之将改,然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麑见盾盛服将朝,尚早而假寐。麑退而叹之,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是为不忠;弃君之命是为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